在新能源汽車市場,續航力已成為衡量產品綜合實力的核心指標之一。尤其是在用戶用車場景日益多元化的當下,單一維度的長續航已難以滿足需求,全場景高效覆蓋、純電通勤與長途旅行的無縫銜接,才是真正意義上的“續航實力”。本次,我們將兩款熱門中大型新能源車型放在同一坐標系內——比亞迪漢DM-i與星紀元ES增程,進行全維度續航對比,誰更勝一籌,一目了然。
綜合續航比拼:全球第一綜合續航里程,星紀元ES增程遙遙領先
首先看最直觀的數據,CLTC工況下的綜合續航里程,比亞迪漢DM-i為1350km,在主流混動市場中已屬中上水準,而星紀元ES增程則一舉將數據拉升至1645km,是全球最長綜合續航,比漢DM-i多出近300公里,差距足夠從上海跑到南京,星紀元ES增程的綜合續航里程,近乎等于空客A320航行兩小時的里程。
更值得注意的是,星紀元ES增程的續航并非是虛高的紙面數據,這在“京滬續航挑戰”中已得到認證。星紀元ES增程從北京出發,在載3人、開著空調,一路跑到上海,實測續航1632.3公里,續航達成率高達99.2%。星紀元ES增程用一系列高強度實測挑戰,全面驗證了其超長續航與超低能耗的硬核實力。
純電續航實力:星紀元ES增程實現“一周一充”
如果說綜合續航體現的是“出遠門”的能力,那么純電續航則是判斷日常通勤成本與便利性的關鍵。
比亞迪漢DM-i的CLTC純電續航為125km,支持“5天通勤+2天長途”的“5+2”生活模式,但在純電出行場景下仍需頻繁補電。相比之下,星紀元ES增程的純電續航高達255km,是目前中大型增程車中的最長續航水平,可真正實現“一周通勤一充電”。
從用車便利性與成本角度來看,星紀元ES增程更契合追求高純電使用率的用戶需求,不僅減少充電頻次,也最大化降低日常出行的油耗介入。
饋電油耗對決:饋電后星紀元ES增程和比亞迪漢DM-i誰更從容?
續航拼到最后,比拼的往往是“饋電狀態”的表現,也就是電量耗盡后,車輛以燃油驅動的油耗能力。
比亞迪漢DM-i的WLTC饋電油耗為4.7L/100km,在混動車型中堪稱優秀;但星紀元ES增程在WLTC工況下的饋電油耗為4.9L/100km,基本持平,但考慮星紀元ES增程更強性能、更長續航的前提,這一數據依然具備高度競爭力。而在真實道路場景下,星紀元ES強大的增程系統——配備行業領先的44.5%熱效率,以及每升油發電3.7kWh的轉化效率,能源利用率更高。
這套黃金增程系統還獲得中汽中心“高品質增程”技術驗證的解決方案,通過深度米勒循環技術、I-HEC智效燃燒體系等前沿科技,全面優化發動機燃燒效率、能量回收及環保指標,形成“更省、更穩、更安靜”的增程使用體驗。
比亞迪漢DM-i在“油電混合”的路線中,展現出強大市場競爭力,適合注重均衡表現的家庭用戶。而星紀元ES增程則真正將“長續航”推向技術天花板,無論是純電通勤能力,還是長途出行潛力,都帶來跨越式提升。從“續航焦慮”到“續航自由”,星紀元ES增程帶來真正的技術進化,尤其在綜合續航、快充效率、增程技術底座等關鍵維度上幾乎全面領先。
對續航有極致需求的用戶,星紀元ES增程或許就是終極答案。
標簽:星紀元ES